搜索
首页 历史故事

苏轼因“想当然”得到欧阳修的重视

发布时间: 2015-03-24 20:36:40
简介:   苏轼,中国北宋时代的大文豪,也是咱们耳熟能详的一代诗人、词人,更是入选了唐宋八大家的行列。北宋嘉祐二年,欧阳修主持贡举考试,命作文题为“刑赏忠厚之至论
正文

   苏轼,中国北宋时代的大文豪,也是咱们耳熟能详的一代诗人、词人,更是入选了唐宋八大家的行列。北宋嘉v二年,欧阳修主持贡举考试,命作文题为“刑赏忠厚之至论”。阅卷中,当副主考将一篇立论新颖、文情并茂的奇文上呈于他,这位文坛领袖在击节赞叹的同时,也记住了文中一个他此前根本不曾见过的典故。

 
  苏轼的“想当然”试卷拆分后,才知晓此文出自苏轼之手,于是,他就请教这个年轻人:“‘皋陶杀人和帝尧救人’一典出自何处?”闻言,苏轼笑道:“恩师,学生在《三国志》中,曾读到一个‘曹操夺取幽州’的故事。打败袁绍后,曹操就将掳获而来的袁绍之子袁熙的妻子,赏赐给自己的儿子曹丕,孔融听说这个事甚为不满,随即给曹操写了一封信。信中编了一个故事说,周武王伐纣获胜,掳获了妲己,便赐给其弟周公旦。曹操见信后大惑不解,因为所有史书都记载妲己为姜子牙所杀,怎会被武王赏赐周公旦?但孔融是当代大儒,该是言而有据。于是见到孔融时就问起此事,孔融说:‘我以今日之事揣测古人,只是想当然,并无出处。’曹操闻之颇为心服。学生文中所说的典故,亦如孔融,也是想当然耳。敬请恩师见谅!”听苏轼这么一说,欧阳修禁不住哈哈大笑道:“好一个‘想当然’!不久的将来,人们一定是只知子瞻,不闻老夫矣!”
 
  好读善用、勇于创新,从苏轼的“想当然”之中,欧阳修看到了他的卓尔不凡,于是便时时予以提携,终使其名扬四海,光耀千秋。
 
最新
经典文集 Copyright © 2010-2021 备案号:蜀ICP备2022011028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