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散文随笔

宋词之旅·落英缤纷

作者: 李元洛
历史: 现代/散文随笔
简介: 落英缤纷  中华民族真是一个善于命名的民族。大而至于家国,小而至于个人,都必须先行正名,而且往往是锡以嘉名,冠以美号,以祈求多寿与多福,喜庆与吉祥。  在文学艺术的天地呢?以古典民族音乐而论,那些“中国名曲”都有美视而且美听的名字,如“百鸟朝凤”,如“潇湘水云”,如"空山鸟语”,如“彩云追月”,不仅可以照亮你的眼睛,假若你已经有些眼花,而且可以敲亮你的耳朵,假若你已经有些重听。我常常忽发痴想,那些乐曲的命名,必然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伴随,如果不止是听曲,而且可以循名追溯那些曲调取名的故事,如武陵人之追溯桃花
正文

 

中华民族真是一个善于命名的民族。大而至于家国,小而至于个人,都必须先行正名,而且往往是锡以嘉名,冠以美号,以祈求多寿与多福,喜庆与吉祥。(美好的命名中包含美好的希望,恶名也内有深意,作为一种文化现象,考察起来别有一番趣味。)

    在文学艺术的天地呢?以古典民族音乐而论,那些“中国名曲”都有美视而且美听的名字,如“百鸟朝凤”,如“潇湘水云”,如“空山鸟语”,如“彩云追月”,不仅可以照亮你的眼睛,假若你已经有些眼花,而且可以敲亮你的耳朵,假若你已经有些重听。我常常忽发痴想,那些乐曲的命名,必然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伴随,如果不止是听曲,而且可以循名追溯那些曲调取名的故事,如武陵人之追溯桃花之源,那就好了。“夕餐秋菊之落英”,“落”有“开始”之意,“落英”即是初开的花,继唐诗之后的宋词呢?宋词的词牌多达八百多个,你还没有听到词人与歌女的歌唱,那些美不胜收的词牌名字啊,就早已在你的眼前迎风吐蕊,就早已美如缤纷的落英了。(方之以美食,色香味俱全者为佳。美文佳曲要能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,同样要六识并用,色声香味触全面浸染。汉字及词语的排列赏心悦目,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声在耳畔回响,幽香清香氤氲环绕,万千滋味涌上心头,种种意象伸手便可触碰……如此才能让读者不由自主地醉倒在美妙的意境中。)

 

烛影摇红

 

    “烛影摇红”,多么美丽的意象和意境啊。一看到它,善感的读者也许就会心旌摇摇起来,不然,上世纪初期的作曲家、民族器乐演奏家陈天华,在前后创作多首二胡乐曲时,为什么会以它做其中一首的名字?为什么会让这支乐曲在他的弦下如怨如诉,至今仍摇撼千万听众的心? 【“目极千里兮伤春心,魂兮归来哀江南。”(《楚辞·招隐士》不但清纯的古典之魂难以回归,如今的江南也变了容颜。丘迟在《与陈伯之书》中写到的“暮春三月,江南草长,杂花生树,群莺乱飞”式的江南,如今可还安好? )】

    现在早已是声光电化现代科技的世界了。暮色始临,华灯初上,这华灯已是现代的电光而非古代的烛光。当暮色苍茫时,城市更全部被各式各样的电灯、彩灯、日光灯和霓虹灯接管,到处不是明如白昼的坦白,就是若明若暗的暖昧,到哪里还找得到古典的烛影摇红?温馨浪漫的烛影摇红?令人远离尘嚣世俗心驰神醉的烛影摇红?除非是你拒绝现代的文明,有意燃点一支或几支红烛,为已逝的古典招魂。(“烛影摇红”的古典诗意,难道真的和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难以相容?社会让人心浮躁,而不把这种浮躁的心沉静下来,永难走进唐宋诗篇。)

    “烛影摇红”这个词牌,还有许多别名,如《忆故人》、《归去曲》、《玉珥坠金环》、《秋色横空》等等,但诸多别名都远不及正名。这个美丽的词名是从何而来的呢?宋代王诜有一首《忆故人》:

 

    烛影摇红向夜阑,乍酒醒、心情懒。尊前谁为唱《阳关》?离恨天涯远。    无奈云沉雨散。凭阑干、东风泪眼。海棠开后,燕子来时,黄昏庭院。

 

    据宋代吴曾《能改斋漫录》说:“王都尉(诜)有《忆故人》词云,徽宗喜其词意,尤以不丰容宛转为恨,遂令大晟府别撰腔。周美成(邦彦)增损其词,而以首句为名,谓之《烛影摇红》。”宋徽宗政和七年(1117),周邦彦(字美成,号清真居士,北宋末年词人。徽宗时他先后在议礼局、大晟府任官,为王朝制礼作乐。词作音律严格,词句工丽。)进徽猷阁待制,提举大晟府,已是花甲之岁,但才情不减当年,精通音乐的他,依照《忆故人》的词意,作了一首新词,命名为《烛影摇红》:

 

    芳脸匀红,黛眉巧画宫妆浅。风流天付与精神,全在娇波转。早是萦心可惯,向尊前,频频顾眄。几回想见,见了还休,争如不见。    烛影摇红,夜阑饮散春宵短。当时谁会唱阳关?离恨天涯远。争奈云收雨散,凭阑干,东风泪满。海棠开后,燕子来时,黄昏深院。

 

    周邦彦的新作,不知是否使那位后来成了金人阶下之囚的多才多艺的天子满意。他的翻新之词,章法于严整之中又饶多变化,写人抒情更加细腻人微,而音律之曼声促节,抑扬有致,更是这位音乐家词人的当行本色。

    不过,我更为欣赏的,是一首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《烛影摇红》。南宋洪迈编撰的笔记小说集《夷坚志》,记载的多是市民生活、神仙怪异和佚事遗闻。在《夷坚志补》卷二十二中,记叙了池塘中龟精所化的“懒堂女子”,她夜来晨去,临去时留给与之相好的舒姓读书人一柄绢扇,其上有一首缠绵悱恻的《烛影摇红》:

 

    绿净湖光,浅寒先到芙蓉岛。谢池幽梦属才郎,几度生春草?尘世多情易老,更那堪,秋风袅袅。晓来休对,香芷汀洲,枯荷池沼。    恨锁横波,远山浅黛无人扫。湘江人去叹无依,此意从谁表?喜趁良宵月皎,况难逢,人间两好。莫辞沉醉,醉入屏山,只愁天晓。

 

    (这首词中用了谢灵运《登池上楼》“池塘生春草,园柳变呜禽”以及屈原《九歌·湘夫人》“帝子降兮北渚,目渺渺兮愁予,袅袅兮秋风,洞庭波兮木叶下”的典故。)

上一条
温州的踪迹
下一条
读书的艺术
最新